对ADC的一个小更新,其中包含一些原始的INL测试:
此处的早期测试显示了相当的自发热效果。因此,直接使用电流ADC会导致INL较差(INL误差约为10 ppm)。为了避免自热效应,我使用了快速增益测量。这不是一个新的想法,但已在吉时利19x系列等旧式数字万用表中使用。因此,ADC测量一系列输入信号,零和7 V参考电压(LM399)。结果是
U = (U_信号-U_0)/(U_7-U_0)
这样可以改善增益稳定性和INL,但会增加一点噪声,从而将ADC噪声有效地添加到基准中。由于ADC本身的鼻子非常低,与LM399相比,这并不多。
对于INL测试,我使用一个简单的基于LM399的参考源,该参考源带有一个放大至9.3 V的放大器,带有12个相等电阻器和缓冲器的分压器。因此,有2个缓冲输出:一个为9.3 V,一个为从0.775至9.3 V的可选电压。该参考电压由单独的旧式12 V壁式电源供电。
为了选择信号电压,在一侧(ADC的接地)使用了一个简单的机械SPDT开关,在另一侧使用了ADC板上的MUX。一个序列由4个电压读数组成,其中包括1个或2个零读数。理想情况下,如果ADC是线性的,则两个读数之和减去其他两个读数应为零-偏差表示INL误差。
第一个测试是经典的翻转测试,测量极性和两个零读数的外部基准,以补偿可能取决于输入的失调。在9,3 V和7 V时,翻转误差在1 µV范围内很小。
下一个INL测试是测量2个电压,这些电压加起来构成固定的9.3 V电平。
安德烈亚斯 在这里描述了这样的测试:
//www.163115.com/forum/metrology/dmm-linearity-comparison/msg1351979/#msg1351979到目前为止,测试显示该序列的误差约为5-15 µV(到目前为止已在4.65 V,3.88 V和3.1 V上进行了测试)。这对应于大约0.3-1 ppm的INL误差。这不如希望的那样好,但对于低成本ADC仍然很有利。
似乎仍然存在一些EMI问题,因为电缆和屏蔽的确切位置有所不同。由于频率效应比热电动势高,所以标称零读数(最高约6 µV)的偏移似乎更多。此外,缓冲区的自举还不能很好地工作,并且在切换时会大量加载输入。在进行更多的INL测试(更多的点和更多的重复以降低不确定性)之前,应首先解决这2个弱点。